【转藏|影评】时间长河里的永恒

看完电影后才看的书。 
原著里有四个章节,四个不同的阶段,带有各自的隐喻。 
 
第一章是无数个细小的片段。时而欢喜时而落寞的求而不得。这一章里的时间感最为碎片化,最让人迷失。常常有“某事以后,我们很多天没有说话”这样的描写。所以两人在乌托邦上到底过了多久?仿佛很久。但事实上大概是3-4个星期。这一章就像是罗兰·巴特A Lover’s Discourse(恋人絮语,更直白的译法,是“一个恋爱中的人所用的话语”)的脚注:等待,焦虑,缺失……恋爱中的人,连用的语言都不是日常的语言,语言指向的不是自身,而是想象出来的他者。 
 
第二章,Elio求不得的欲望竟然实现了。大起大落。欲望、爱恋、成为之间的边界是什么?大量的梦与幻觉的描写,甚至连Elio祖父的鬼魂都在跟他说话,最后幻觉渐渐与现实交织在了一起。Elio跟Marzia和Oliver的感情都在进展,青春的身体仿佛可以实验一切。两人开始互换衣物,互换名字,互换体液。 
 
第三章,集中描写了两人到罗马的第一个漫长的晚上。线性的时间在这章成形,似乎能看到Elio在“永恒之城”的有限的时间里,在抓紧观察着一分一秒。大段的对话引用,是一个诗人Alfredo在讲述另一个时空里他在泰国的奇妙经历。这章的时空感非常奇妙。观察的目光暂时地离开了Elio和Oliver两人,从隔绝人世的小镇,来到了现实世界。Elio在喧闹的人群和无尽的潮湿长夜中,感到无比欢欣。这个夜晚的魔力在哪里?是一堆高谈阔论的人?是因为他喜爱喧闹与潮湿?一堆人嗨到凌晨四点又怎样呢?很多事情之所以特别,是因为那是第一次,与特定的人,在一起发生。 
 
第四章,描写的现实时间最长,实际的篇幅最短。内心的碎碎念越来越少,事实性的叙述逐渐增多。事实上,能把故事延续到这个时间点,需要很大的勇气和智慧。「简单」的做法,或者是让故事在罗马的欢歌中打住,留下开放而未知的结局;又或者,如果两个角色不能幸福生活在一起,那大概其一要出车祸。大概也是因为作者写小说时(2005年)已经54岁,才能够将故事延伸到另一个层次,不去逃避为这个故事增加新的定义,而选择了将时间坐标移动到二十年后。哪怕两个角色之间,已经有些无话可说。 (就跟Before系列的第二部一样,sequel的诅咒。我虽然期待,但也不是特别看好电影的续集。)Parallel lives, or more. 大概只是可能的一种。言语即定型。(有「官方」的版本在,同人文大概也无处下笔。) 
 
六个星期的回忆,牵挂了一辈子,这是不是太不现实,过分理想主义?也许是的吧,毕竟当我自己回想起十余年前的恋爱,当时经历过的狂喜和痛不欲生,都好像已经淡忘,而深爱过的人也已经不再联系。但是在这个世界的某些角落,也许确实有一些幸运的人,他们没有悔恨年轻时的轻率,也没有拿旧日的爱情来互相嘲讽和伤害,没有把往日的爱人变成新生活里的谈资,而是不管彼此已渐行渐远,依然对过去共同拥有的这段时光抱有完全的珍惜和敬意,把心里的相框时时勤拂拭。 
 
我们指责这样的故事过于不现实、过于齁甜,也许只是因为我们嫉妒。 
 
嫉妒没有Elio那样的家长,嫉妒他在最好的青春时候尽情享乐,嫉妒他遇见了人世间难求的、爱好性格都相似的,心意相通的爱人。 
 
成为了「大人」以后,我们学会了把事情理性化,我们仿佛更看清了现实的模样,却与自己的年轻时热烈的感受越来越远离。 
 
况且大多数人也许经历过「If Not Later, When」那一章里的内心翻腾,彼此却没有那样的幸运和勇气,发展出后面几个章节的可能性。 
 
 
而问题还是来了。既然爱得如此深沉诚挚,到底是为了什么必然要分开? 
 
一方面在Oliver的性格里就有暗示。高度自律,不依赖家里,大学时打工养活自己,24岁当博后教书。六个星期的假期,也许是他人生中最失控的一段经历。但循规蹈矩的信念,还是会让他觉得必须回到正轨。相比之下,Elio更关注当下,不愿意倒数Oliver还有多少天要走,也没有提过他自己或Oliver的未来。父亲应该是了解Oliver的,可能也知道他的女友,所以Elio一从罗马回来,父亲就做了那番开导。因为他知道,这故事会有个伤心的结局。 
 
另一方面,我更倾向于认为是完美情结(角色的、也是创作者的)作祟。书里多次提到的total intimacy,是Elio追求的极致。对于那六周,他最好的回忆是第一夜,和在罗马那一夜,呕吐过后和Oliver在黑暗的小巷里亲吻。感觉就像这些最亲密的、哪怕是污秽的部分,都被Oliver全盘接受了。两人在一起的时候,也没有过多地谈论未来——原话大约是,讨论「延续」,另一面就是在谈论可能的「失去」。两人罗马分别之后,Elio说I don’t want to lose you,想要写信、电话保持联系,具体频次如何,没有交代,但推测不会是每天一封,像邻居小女孩Vimini那样。假设他们发展下去了,在生活的柴米油盐之中,还能超越当初那种极致的状态吗?(这是Before系列第三部的讨论了)也许不可以了,所以干脆把完美的时光埋葬在过去吧。 
 
没有人能回到过去时光。从前慢的80年代,远离尘嚣的意大利乡间,没有科技带来的那么多便利和焦虑,所有人都无法回归的另一个年代。不管是作者Aciman写成书的时候、还是影院里观众看到的时候,那个怀旧的年代,很多人(包括主演甜茶)甚至未曾经历过的年代,已经流逝去了。 
 
每个人心里可能都深藏着自己的纯真年代。可能是在学校,在老家的乡间,第一次出国,等等,某个地方保存着你最鲜活、最无法想象的回忆。然而最美的时候还是在想象里。 
 
 
我的眼泪,可能一半出于对主角的嫉妒,一半是对流过的过去的哀悼。 
 
 
小说还有一个最让人伤感的地方,是自我与他者间无法消除的距离。书里的第一人称叙事,Elio绵绵无尽的心理活动,猜测、焦虑、否定,充满了相互冲突的描述,分不清哪些是事实,哪些是他添油加醋的想象。没有一个上帝视角来揭示真相,来告诉读者,当Elio看不到的时候,Oliver在做什么。正如我们自己,也无法全能地知道,自我之外那个混乱的世界、那里面不受我们掌控的他者,都在做些什么。 
 
Elio也许没有他自己所想的那么了解Oliver。人深陷于热情时,纠结的更多是关于自己。在Oliver身上,他观察到的更多是和他自己相似的地方,比如模棱两可的说法方式。而Oliver有多少女伴,书里说Elio“忘了找个机会问”,但也有可能是,他选择性不想知道,他更想面对他想要的那个Oliver。当Oliver吃下沾了体液的桃子,当他在Elio呕吐时扶着他的头,Elio诠释为他们在走向total intimacy,与此同时Oliver自己的心理活动,读者是无从知道的。 
 
命运有时显得奇妙而不公平。Elio觉得他只把莫奈悬崖分享给了Oliver,但正如很多当年我们认定的“唯一”不再是唯一,在他15岁那年,他也把这个地点分享过给另一个访学者Maynard,而Maynard对Elio有好感。如果换了一个时机,也许跟Elio擦出火花的人就是他。15岁时似乎不会将此放在心上,17岁时被狠狠击中弱点,这就是命运狡猾的地方。 
 
 
意识到已经写了快两千字,本来还想再稍微对比一下书和电影,还是先就此打住吧。 
只说一个,不管是在书里还是电影里,都没有提及什么am I gay/is he gay这样的身份疑惑。(也许已经发生,所以当故事发生时,不再交待。)欲望来得干净直接。这可以说是一种古典主义的思考方式,结合今天的性别身份议题来看又另有启发和意味。 
相比电影,书中也出现了更多关于性别流动性的隐喻,在诗人讲的St Clemente的故事中尤甚。Elio在用桃子自慰时,先想到的是男性的屁股,进入了以后又在想这感觉更像是女性的阴道。作者Aciman说,’Most of us don’t know who we are sexually.’ 性别,可以是一种流动的不确定的属性,也许欲望,才是更纯粹的东西。 
 
4月5日回来补充一个新想法: 
 
可能早就有人发现了,但还是很值得玩味,就是: 
 
小说里面,故事发生的时间是1987年。 
 
作者成书的时候是2007年。 
 
书的结局是,Elio和Oliver在二十年后再见面。 
 
也就是说,书里的虚构时间,和真实的时间,对应了起来。两个角色的“结局”,就是他成书时的状态。未来是打开的。 
 
作者几次在访谈里提到说,这其实不是一个BE,不懂为什么大家都那么伤感,之类的。也几次暗示道,说不定Oliver在那天之后,留下来了呢? 
 
2007年的春天,他写下的两个角色的故事,可能现在还在延续。

评论